一、背景 电缆故障引发的电力事故危害较大。电缆是埋设于地下的特殊输电线路,敷设环境复杂,传统手段不便于直接观察、检测并发现缺陷。因此在电缆交接或停电检修时,**捷、无损的方式及时发现电缆敷设或运行产生的缺陷,变得尤为重要。 国家智能电网持续在发展,从电缆全寿命管理角度出发,已经从传统的耐压试验方法上升到状态检修,目前较为有效的电缆整体状态评估方法为介损老化状态评价,而评价仅仅只是做了电缆的“体检”,检测到但无法解决隐患。因此基于电缆线性阻抗测试的方法应运而生,在频域下发现影响电缆整体的局部缺陷(局部放电、水树缺陷、进水受潮、机械损伤等),目前此技术属于**期内的技术,需要大量测试现场数据支撑,以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测试方法。 二、测试方法 根据电缆等效模型,串联方向的电阻R,电感L,并联方向上的电导G,电容C,有其特定的电气参数,电缆受到了机械应力、进水受潮、电老化、热老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,势必会引起各参数的变化。 因此,需要研究的是绝缘情况和绝缘介质材料的性能之间的关系,而实现这些研究,就需要利用工程数学对电气参数R、L、G、C进行建模,进行准确的分析。尤其是电容C,导致电缆阻抗的急剧变化。 便携式电缆无损探伤测试系统,给定一个5V的电压,将阻抗频谱(振幅和相位)作为宽频带(0.1M-100MHz)的应用信号函数来计算和分析,基于高频共振效应的宽带频域的分析方法,对电缆细微变化非常敏感的电气参数(主要是绝缘介电常数、形状物理参数、电流方向、电流强度、电流湿度、绝缘缺陷等重要状态指标)进行检测,从而分析和计算出复杂的阻抗线性变化,定位出发生明显异常变化的缺陷点。 三、技术参数 检测原理:线性阻抗测量法 测试电缆长度:20m-300km 输出测量电压:AC 5V 频率范围:0-100MHz 适用电压等级:6kV-500kV 检测类型:水树,进水,受潮,热老化,外力破坏 故障定位精度:0.3% IMP幅值图:BS%可手动或自动调节/100dB IMP相位图:零相位补偿功能 BTS 图:终端头盲区测试可调 DNORM:阈值5%可调 数据库:软件自带数据库管理功能,可以将测试数据分类管理 其他:自动生成报告,生成连续、相位、脉冲模式图谱 诊断:具备供远程诊断功能 接口:USB接口/网口 电源:外置可充电锂电池,也可使用交流电源供电 仿真:具备电缆阻抗谱仿真功能 类型:LCD屏幕显示,可调对比度,带背景灯 屏幕:≥14英寸,高亮液晶 操作与存储温度-25℃~+50℃ 湿度≤80%(RH) 海拔≥3000m 四、标准配置: 测试仪主机、WS CR 测试软件、运输箱、USB数据线、放大器连接电缆、仪器主机携带包、电源线、操作手册。